第二周的卡包中已经明确表示:非常难。抗不过去没关系。第三周继续就好。这提前的心理提示,让我非常焦虑。但好处也是有的,可以提醒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抓紧时间。我想,再难的东西,多花点时间研究研究,总归会解决的吧。

每天进步一点点

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w2的学习,我想用这句“每天进步一点点”。再难的东西,只要每天花点时间研究琢磨,动动脑筋,动动眼,动动手,(看看文档,模仿例子,找找教程,照猫画虎)你就会发现:每次的研究和尝试都有进步:

有时候,你完成了一个小的功能, 有时候,你发现了新的问题, 还有,你发现自己对同一段代码的理解不一样了, 你又发现了继续改进的方向。 ……

所有这些,都让你在思考结束时,意犹未尽。因为,

对了,功能展现在你面前; 错了,电脑告诉你错误的地方。

如此,你总是能够获得反馈,你总是能够用眼睛看到变化、从思维上感受到自己认识的提升。也许,这正是编程吸引人的地方吧。想一想,这个世界上能够立即获得准确反馈的事物还真不多呢。

坚持最小行动

  • 使用CLI的最小行动

课程开始的时候,我对CLI很是恐惧,因为不懂,不敢使用。最大的问题是:一是不太理解官方文档中的例子,对于代码较多的例子,更是不敢去CLI中测试。二是对CLI一大堆命令看的眼花,没有亲切感。

经过前面两周的熟悉过程,体会到:编程中的CLI是非常重要的最小行动法。每次尝试一个新功能的时候,最好的方法都是,首先在CLI中进行最小单元的功能测试,看看自己理解的是否到位。当CLI测试功能成功了以后,基本上就理解了这个功能。

  • 模仿例子的最小行动

一个大的程序是由若干个功能组合而成的。如果一个功能处理错误,就导致整个程序不能成功执行。在完成程序的过程中,需要把每个功能提炼出来,在其他的官方文档或者tutorial例子中进行修改和处理,直到完全理解,并修改成功了,才将其迁移到大程序中。

  • 编写代码的最小行动

对任务进行分析和拆解,寻找到最核心的、最难实现的功能。从官方文档和tutorial中寻找与此相似的例子,进行仿写和修改,直到彻底完成了最核心的功能,然后再逐步完成边缘的功能。在这周的例子中,就是首先完成一个按钮的事件响应(点击查询按钮,将反馈结果显示在text中),再逐步完成其余的类似功能和程序优化的功能。

困惑和思考

上周末,终于搭建完成了基于hexo的博客,leiyunhe.com 。结合前两周的学习,我发现我的学习中,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:我不会写教程,

不知道采取什么文体, 不知道要怎么表述, 不知道要采取什么姿态, 不知道从什么视角出发(教六个月前的自己是心态上的,但是具体来看,我不知道该怎么教自己)

看到好多同学写的优美的代码和优秀的教程,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……

results matching ""

    No results matching ""